三农学园

网站首页 首页 > 灌溉浇水 > 正文

养殖泥鳅管理方法和措施_养殖泥鳅的技术

2024-07-10 09:16 灌溉浇水 来源:

泥鳅怎样养殖?

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养泥鳅,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幅度大。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

泥鳅养殖:

养殖泥鳅管理方法和措施_养殖泥鳅的技术养殖泥鳅管理方法和措施_养殖泥鳅的技术


①放养前的准备

1、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 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家庭养鳅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直接地址栏里输入yangniqiu,回车,就这么简单

祝大家开养成功!

上特养一族 免费学习泥鳅养殖技术 咨询专业人员!和养殖户交流!为理想搭一条真实的路

这里有:

怎样养殖泥鳅鱼 如何养殖泥鳅鱼

在放苗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清塘消毒,杀灭池中的致病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施用生石灰时,将池水排干或保持水深6~10厘米,每亩用75~15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然后灌水20~40厘米;施用漂可带水清塘,每立方米用20克漂,化水全池泼洒。清塘后再在池塘四角和鱼溜中堆放经过发酵腐熟的混合有机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培育池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有机肥的用量为每亩施用150~千克。施肥后7~10天,池水毒性消失,池水变肥,池中浮游生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大量出现,水体透明度达到20~25厘米,即可投放鳅苗。

1、池塘条件。培育池尽量是土池,池深在50cm左右,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四周离岸边1㎝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

2、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千克/平方米清塘消毒。放苗时则需要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苗种进行放养。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7厘米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100尾/平方米,同时可在鳅池中搭配放养5~8尾/平方米的鲫鱼。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

5、水质调控。随着鳅种的生长,应逐渐加深水位,天气炎热的时候还可再加深一点。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以改善池塘水质环境。另外,夏季高温池水易缺氧,要及时打开增氧设备增加溶氧量。

6、适时捕捞。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总的来说,泥鳅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是非常适合农民朋友养殖的水产项目。而且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需求量也很高,只要找对销路,就能获得不错的养殖利润5、流水养鳅,网栏流水养鳅水源丰富、水流不断、场地狭窄的溪流、河沟,可利用起来养泥鳅。方法是在上、下设网或栅栏;或者用网或栅栏围圈起来,使水流通过,但又防止泥鳅逃跑。。

泥鳅养殖的详细情况

建议去泥鳅养殖网站上多学学,上面有很多不错的技术分享,而且是免费的

你再百度提问就说明你信赖百度。你去百度百科搜泥鳅,那里最全面。我就不给你那些没用的东西了。

池塘中饲养泥鳅,易管理、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能提高泥鳅的产量,是理想的致富项目。投放规格为300尾/千克左右的鳅种,每亩放养量为2.5万~4万尾,经过5~6个月的饲养,平均个体可达20克以上,每亩产量可达400~800千克。泥鳅养殖专家们在养殖实践中,摸索出养殖大规格商品泥鳅,每亩产量在2700千克以上的养殖经验,现总结如下。

(1)场地选择

养殖池环境和底质应符合GB/T18407.4 2001的规定,满足无公害养殖的要求。养殖场所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有保障。

(2)鳅池的选择与清整

饲养泥鳅的池塘应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长与宽的比为2:1或3:1,面积以500~3000平方米为宜,要求日照充足、温暖通风、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塘底质为腐壤土,呈中性或弱酸性。

在放养鳅苗前,应对池塘进行改造和消毒。在池中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排水口要设防逃拦网,防止泥鳅在进水、排水时逃逸,以及在进水时野杂鱼或凶猛性鱼类进入池塘,影响饲养效果。防逃网的材料可用尼龙网片或铁丝网制成。要清除池埂上的杂草,池埂要夯实,不能有小洞外通;如有条件,可在池埂上修建护坡,或者用水泥板或塑料板在池埂上围造;池埂应高出水面约40厘米,防止泥鳅在雨天逆水逃逸。将池底部整平夯实,略向排水口一端倾斜,并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5~1/3、深30~50厘米的鱼溜,以便高温季节泥鳅钻泥避暑和在捕捞时集中池中的泥鳅,减少劳动强度;如果池塘的淤泥过厚,则应清除过多的淤泥,使淤泥的深度保持在30厘米以内。

池塘中四角或对角处,应搭设1~4个固定的饵料台。制作饵料台的材料可用编织袋、木板、竹席等制成,面积5~8平方米。食台的四角用竹竿扎捆固定,插在离池底约10厘米处即可。

(3)天然苗种的②鳅种消毒驯养

一般驯养从下塘后是第2天晚上开始,先少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沿着池四周投撒,吃完后再投,以后每天逐步推迟2个小时投喂,并且逐渐引向食台投喂,这样经过10天左右,鳅种即可适应池塘的生活环境,便由夜间分散觅食转到白天集中食台摄取配合饲料。而人工培育的鳅种,经过4~5天驯化后可直接上食台摄食。

(4)鳅种投放

为减少疾病放养时须进行苗种消毒,在水温10~15℃时,用10毫克/升漂溶液,浸洗泥鳅鱼种20~30分钟;或用10~20克/立方米水体的溶液消毒,浸浴5~10分钟。

鳅种下塘的时间选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每平方米放养体长4~5厘米的鳅种30~50尾,即每亩放养2万~3.5万尾。可直接下塘或可将鳅苗放于网箱或围网中养殖10~15天后,撤除围网或网箱,以提高鳅苗的成活率。随着泥鳅的生长,逐步把水加深至80厘米左右,原则上平时可浅些,高温季节可深些。

(5)饲料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除施肥培养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人工饲料。鳅种下池后,要根据水质肥瘦适时追肥,一般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亩用尿素2千克加磷肥3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呈黄绿色,透明度在20厘米。投喂的人工饲料,动物性饵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猪血粉、鱼粉、动物内等;植物性饵料如饼类、米糠、麸皮、玉米、谷物等。也可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但以泥鳅专用饵料,养殖效果也会更好。泥鳅养殖专家们在生产中探索出较低成本的泥鳅饲料配方:鱼粉15%、豆粕18%、菜饼22%、玉米12%、尾粉18%、米糠12%、添加剂3%。

投喂饲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饵料质量,要适口、新鲜,不投腐烂变质饵料;二是要定时、定点投喂,确保泥鳅的摄食;三是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投饵量,天气闷热时要少投或不投;四是要观察水色合理投饵,水质太肥时减少投饵量,水质较瘦时增加投饵量;五是在在泥鳅发病时除及时医治外,还应控制好投饵量;六是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适当补充投喂植物性饵料;七是要早开食,晚停食,抓好成鳅生长旺季的饲料投喂,使整个饲养期内能够满足泥鳅对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八是注意水体溶氧情况的变化,高温季节要防止泥鳅缺氧,确保泥鳅的正常生长。

(6)水质调节

泥鳅生活在水中,水质的好坏对泥鳅摄食、生长、健康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养殖泥鳅的水质要求水体中优质藻类繁殖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水中溶氧充足,酸碱度适宜,有害化学物质含量低,环境条件优良。夏秋季节,泥鳅摄食旺盛,量大,加上养殖中后期密度加大,积累的有机物大量分解,导致水体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升高,对泥鳅构成较大的威胁,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水体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风力作用、注水、增氧获得。低溶氧(缺氧)直接影响泥鳅的生长、摄食和生存。夏季清晨,如果有少量的泥鳅浮出水面,或在池中不停地上蹿下跳,当太阳升起后则自动消失,属于轻度缺氧。如果大量泥鳅浮于水面,驱而不散或散后迅速集中,同时池水过浓,水色为茶褐色或黑褐色时,为缺氧,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导致溶氧降低的原因:放养密度大,生物呼吸作用强,耗氧量大;天气骤然变化,气压低,水体分压升高,一部分氧气溢出水外;有机物分解和无机物氧化耗氧。养殖泥鳅的水体或网箱溶氧至少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7)日常管理

①巡塘和记录饲养期间要经常巡塘,做好泥鳅的防逃、防病工作。发现漏洞要及时堵塞,定期清扫和消毒食台,坚持做好巡塘日志。

②遮荫降温在炎热的夏天,为了避免池水上升过快和水温过高,应在池边种植一些风眼莲、蕹菜、慈姑和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供泥鳅遮荫,使水生植物占池塘面积的10%~15%。这样即可以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的嫩芽又可以被泥鳅摄食。

一般规格为5厘米、体重约2克的鳅种,经1年养殖可成为30~50克的商品泥鳅。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③放养密度

、放养前准备。

1、建塘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池塘壁要夯实以不漏水为标准,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养殖场周围要安静,水质要好没有污染,每亩池塘要配有1台增氧机,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鼠网。

2、清理池塘: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合盐将水质改善一下。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3、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第二、放养泥鳅苗。

1、选泥鳅苗: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厘米-4厘米长的泥鳅苗。运送会苗种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伤到苗种,运到池塘边之后,用食盐水淋一遍鱼种,再放养。

2、放养密度:放养苗种的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第三、养殖管理。

1、投喂饲料:在投放泥鳅苗之后,要在池子边放6个专门装泥鳅饲料的桶,每个桶里装10斤泥鳅专用膨化类饲料,连续投喂3天将桶里的饲料用完后再次装10斤饲料继续投喂。最开始投喂的饲料直径要在0.3毫米,投喂10天之后用直径在0.5毫米的饲料,之后再过10天投喂0.8毫米饲料,直到满一个月为止。养满一个月之后,用专门投饵机进行投喂。投喂时间要在早晨7点至8点之间。每亩池塘要设置2台投饵机。

2、水质管理: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的。

3、预防疾病:每隔一定时间要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泥鳅得病几率就会减少。

4、捕捞:从放养泥鳅到捕捞大约需要3个月至5个月。泥鳅只要长到10厘米长的时3、池沼养成鳅,池沼中不便栽种其他农作物,但水草及水生动物较丰富,有利于养泥鳅。候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第四、养殖时要注意的问题。

1、购买泥鳅苗的时候,要严格把关质量,以免放养后出现意外情况。运输会来的泥鳅苗要先消毒再放养。

2、养殖泥鳅时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加养殖密度,这样容易引发泥鳅病害。

3、池塘里定期施肥培育出各种天然饵料,可以减少一些买饲料的钱。

4、每个时期的泥鳅价格都不一样,因此,要选好上市的时机。

怎样养泥鳅?

泥鳅的摄食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在20℃以下,泥鳅摄食60%~70%的植物性饵料;水温在20~23℃,摄食的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各占50%;水温23~28℃,摄食60%~70%的动物性饵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应随水温不同而改变,一般水温15℃时,日投饵量为2%;随着水温的升高,日投饵量可增加到7%~8%;在水温22~280C的生长旺季,日投饵量可增加到10%~15%;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可少喂或不喂。投喂时,将饵料做成黏性团块状,放人饵量台内,沉入水底。饵料台可设2~3个,夏季高温时,要在饵料台上面搭遮阳棚。

饲养方式:

4、日常管理。每天都要查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并做好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工作。此外,加强巡塘管理,勤作日记,发现池塘设备有破损情况及时补休,以防出逃。当然,做好病害防治也是关键,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

1、池塘养鳅池塘养殖成鳅,是适合于大规模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

2、稻田养鳅,稻田养成鳅的意义稻田养成鳅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4、洼地、水凼、坑塘养鳅农村闲散的洼地、水凼、坑塘等,地块小而且分散,却因水质肥,易管理,成为泥鳅良好的栖息环境。

6、缸、坛、罐及塑料盒养鳅在较大的缸、坛、罐及塑料盒内铺设约20厘米塘泥,掺杂有机肥(是鸡、鸭粪)和碎草,待发酵后注入净水,每平方米可放3~5厘米规格的鳅种30尾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投饵量和水质变化,用0。5~1厘米的橡皮管接新鲜水放入底部,每天加注部分新鲜水。上面或开口,或直接溢出部分陈水,以保证水质活爽。

水泥池养殖泥鳅该怎么养?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选准地方建好池。鱼池要选择向阳、无污染水质良好的地方,大小根据现场实际可自行决定,用砖或石砌成,要求池深要求一米以上,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围住,池底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消毒后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即可放种饲养。因为泥鳅好动,在建池时,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以防窜逃。

选准时机放好种。在利用水泥池养殖时,所谓的佳期有两类,一是市场供求,另一类是泥鳅生长期,每年的“夏至”是养殖投放期,鳅苗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或者进行人工繁殖,捕捉。投放种量可按每平方米0.75-1.5公斤。要选择体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泥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4-8月,每尾怀卵量7000-10000粒。如果采用人工催产,每尾泥鳅注射2-3个青蛙垂体,在水温20-25℃时,经过24小时后即可产卵。可以用棕叶片做附卵工具。受精卵约2天左右出苗,出苗一天后,按每10万尾鱼苗每天喂鸡蛋一个,研碎后调成汁投喂。每天换水两次,10天后放入鱼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单养,可作为第二年饲养的鱼种。

泥鳅: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天然水域的泥鳅长期栖息在水田、河湖、沼泽及溪坑等水体中,白天极少游到水面活动,夜间到岸边分散觅食。因此,利用天然鳅苗在池塘里进行养殖,必须经过驯养。,只有3~4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沿岸的、日本、朝鲜、及印度等地。在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

稻禾出现病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如、乐果、稻瘟净、磷胺等;并按常规剂量使用,切忌任意加大用量,要禁用除草剂。从安全上考虑,施前要加深田水6~9cm。粉剂宜在早晨带露水时施用,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喷施,要尽量喷洒在稻禾的叶面上,避免粉、液直接喷入水中。

泥鳅适合在田间的饲养,怎样在田间饲养好泥鳅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泥鳅稻田养殖稻田的选择和修建

稻田面积可大可小,田埂应加高加固夯实,高度以45~66cm为宜,防逃设施要好,用塑料膜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要设拦鱼装置,防止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可用规格为宽90cm、高45cm用竹篾类纺织成孔隙为2mm的拱形栏栅,既不会使鱼外逃,又增加了进水面积,有利于控制养鱼稻田的水位,免致大雨漫埂。禾苗返青后,将稻田田角的稻株移栽在同田的其他行中或另田定植,腾出空地开挖鱼沟,小田开“田”形,大田可在田边开鱼沟,再在田中开“井”形鱼沟;沟宽33cm,深26cm或至硬度层,沟的交叉处开长100cm、宽66cm、深75~100cm的鱼溜,以供泥鳅在晒田时栖避;要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连,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的5%~10%。

泥鳅的放养与投饲料技术

插好秧、开好沟、安装好栏栅后,还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方法是在沟溜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cm厚,再盖一层泥土。当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对泥鳅鱼种生长有利时,即可放养泥鳅鱼种。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但放养规格大小要求基本一致,一般每667m2稻田放养尾重2?5g的小泥鳅60~120kg,或667m2放10cm以上泥鳅鱼种2万尾左右。如果是不投饲料的粗放养殖,放养数量则相应减少。

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蚯蚓、摇蚊幼虫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饵料生长,较投饵经济有效;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放养密度高的稻田,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

泥鳅病害的防治及管理

放养鳅苗前10d,每667m2用生石灰20kg化浆全田遍洒消毒;鳅苗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后入田;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左右用漂1mg/kg浓度遍洒1次。

稻谷增产鱼丰收的关键是鱼不逃走水不干涸。平时的田间管理,完全按水稻生产的常规要求进行,但除草不能频繁,必要时除1次即可。水深保持3~4?5cm为好,特别在大雨时要防止洪水漫埂,注重田埂或栏栅周围出现漏洞。要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养泥鳅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氨水只作基肥;若要用尿素、硫酸铵等作追肥,则应少量多次进行,要控制用量,每667m2每次使用尿素4~5kg或硫酸铵5~7kg。一次施半块田,并要注意不要直接撒在鱼沟和鱼溜内。

在割稻前,当田水放干后,泥鳅聚集到鱼溜中时,用抄网捕捞。钻入鱼溜周围泥中和底泥中的泥鳅,要用铁锹挖出。

泥鳅稻田养殖管理方法

1.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2.投饵

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2次,投饵率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3.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极为重要。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4.疾病防治

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用呋喃酮饵10-20克,配50公斤饲料投喂2-3天,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预防一次。

5.日常管理

日巡田2次,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雨天注意仔细检查漏洞。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毒杀酚、呋喃丹、钠等剧毒农的水流入。

稻田养殖泥鳅的要点

⒈稻田选择勤于管理细观察。在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泥鳅饮食,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鱼粉、豆饼、豆渣、米糠、麸皮、牛粪或者蚯蚓都可作饵料。泥鳅在饲养过程中,投入量一般是根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每天投喂饲料4次就可以了,在撒饵料时应沿池分散撒。防止鳅鱼抢食残斗。也可适当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切莫过多过频。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查池,看水质新鲜度,如果池水呈现茶褐色或黑褐色,泥鳅就不断浮面吞吸空气,说明水质已老化,应停止施肥和投食,要及时换水。

⒉放养与管理

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且喷头朝上,不要把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猜你感兴趣:

1.泥鳅鱼养殖方法

2.泥鳅养殖技术

3.泥鳅养殖技术有哪些

4.怎么养殖泥鳅

5.泥鳅的饲养管理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