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学园

网站首页 首页 > 灌溉浇水 > 正文

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 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有哪些

2024-07-27 09:15 灌溉浇水 来源:

池塘养什么鱼长得最快,池塘适合养哪些鱼

选择作咸淡水鱼类养殖的池塘应靠近河口近岸,有咸水源,具潮灌或提灌、排水系统,排灌分流。供水盐度变幅0·5‰—16‰,pH值6·8—8·2,水质符合渔用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面积5—15亩,面积30亩,蓄水深1·8—2·5米,装备有增氧机,部分池塘还安置自动喷料机。

池塘养草鱼长得最快。这种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幼鱼时期主要吃幼虫和藻类,长大后才吃各种草类,偶尔也会吃荤食,比如蚯蚓、蜻蜓等。它的饲料来源广,而且生长速度快。平时需要注意池塘清理和消毒,以免鱼儿患病,隔三天需要换一次水源,定期还要加水提高溶氧。

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 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有哪些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 高密度养殖淡水藻类鱼有哪些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2

一、池塘养什么鱼长得最快池塘养草鱼长得最快。这种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属于四大家鱼之一,幼鱼时期主要吃幼虫和藻类,长大后才吃各种草类,偶尔也会吃荤食,比如蚯蚓、蜻蜓等。它的饲料来源广,而且生长速度快。平时需要注意池塘清理和消毒,以免鱼儿患病,隔三天需要换一次水源,定期还要加水提高溶氧。

大头鱼怎么高密度养殖?

饲料投喂

鳙鱼别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

长。

养殖技术

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可得到提高。

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精心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

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威海市主要养殖鱼类

项目实施的11126·25亩咸淡水池塘,饲养的鱼类品种均为吃食型、吞食型鱼类,其天然苗或人工繁殖种苗,稚、幼、成鱼均有食性上的转变和取食方式的改变。其次是其大部分仔、稚鱼都生活在高盐度海水,早期幼鱼之后才逐渐进入咸淡水,以至纯淡水水域觅食、生长,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再次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种质、人工饲养技术,鱼体取食能力的异,鱼类的个体生长异显著。以上这些均需要通过中间培育,以求得食性一致、规格整齐,对水生态,特别是盐度变化适应力强的健康养殖群体。中间培育包括驯化、分级饲养和人工诱食、驯饵两个过程,采用的方法有定置网箱、网围和小土池。网箱用尼龙网片制作,规格6—20平方米,箱深1·2—1·5米。网箱定置在池塘内。网箱培育时可视池塘的水色、透明度,体长3厘米的花鲈、尖吻鲈、红拟石首鱼等放养量为150—200尾/平方米;体长1·5—2·5厘米的黄鳍鲷、灰鳍鲷等放养量为300—350尾/平方米,经20—25天,分别长成体长5厘米和3厘米,分筛后分别转入网围中间培育池塘内。5厘米体长的花鲈、尖吻鲈等放养量为80—120尾/平方米,经20—25天饲养长成7—8厘米之后,拆除网围,原池或转池继续培育,放养量改为15—25尾/平方米,经25—30天长成10—12厘米鱼种(幼鱼)。3厘米的黄鳍鲷等鲷类直接放入中间培育土池,放养量35—40尾/平方米,经70—90天长成5—8厘米鱼种。其他的饲养鱼类,包括鲻、紫红笛鲷、卵形鲳鲹、金钱鱼、细鳞鱼刺、黄斑蓝子鱼和中华乌塘鳢等依其不同的食性和取食习性,均可依上述的方法参照进行。

藻类、贝类、鱼类、虾蟹类的养殖。

池塘的使用期为5—7年,满期后需进行干塘、暴晒、全面整治,包括加深、疏通好排灌系统,用推土机、挖泥机把池塘淤积的污泥推挖至堤面,加深池塘至深度为3—3·2米。实际蓄水深度保持2·5—2·8米,池堤坡比1:2·5。堤基面5米,主基面8米。

池塘使用一后,干塘、暴晒至塘底龟裂,除去污泥,然后纳水,施放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池塘放鱼种前需“培水”,养鱼即养水,池水能维持适当的微绿色或绿色,则养鱼已经成功了一半。水色和透明度是养殖业者鉴定池塘水质好坏的主要依据。咸淡水池塘养鱼的水色一般要调控以小球藻、衣藻和小环藻为主群体的绿、硅藻类,呈绿色或褐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要设法控制硅藻类、藻类和蓝藻类的过量繁殖;又要设法控制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徒长,使水色和水质保持相对稳定。

幼鱼中间培育

驯养是使稚幼鱼或早期幼鱼从原来生活于较高盐度的天然海区或培育场转变为适应咸水或淡水生境。原处于开放式海区转变为适应围隔式池塘生境。淡化过程中盐度的日下降值宜控制在5‰以内。人工诱食驯养是人为地使掠食性鱼类从原来捕食轮虫、桡足类、环虫及活鱼、虾、蟹、软体动物等习性改变为吞食人工投喂的鱼糜、鱼块及配合软、硬、膨化颗粒饲料。

饲养模式

1、单养 适宜单养的品种为主动摄食的肉食性鱼类以及排他性强的占地性鱼类。池塘单养模式见表1。2、间养 主养一种鱼,辅助性搭配养殖另一种鱼的池塘饲养鱼方式称间养,一般主养鱼占总产量的80%,辅助性鱼占20%左右。3、混养 混养有利于栖息水层的合理使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残留和污染池塘生境,减少病害发生,但混养应顾及收获的一致性、方便性以及混养鱼类所具有的互益性。由于多数鱼类具硬棘鳍条和颌齿,特别注意起捕鱼类时,防止伤及其他混养鱼类。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一般适宜范围为22%—50%,与鱼类的食性、水温、水中的溶氧量等因素有关。但只注重饲料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不注重蛋白质的质量,即必需氨基酸平衡问题,将会引起许多弊端。氨基酸不平衡的蛋白质过高,并不能增加体内氮的沉积,反而会使氮增加,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生物价值降低,造成饲料浪费。由于高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平衡,导致用于生长沉积的蛋白质就不多,反而作为能源消耗,造成水体氨氮增加,污染水质,并且易诱发鱼类代谢性疾病,影响鱼类的健康生

投喂方式分为人工撒喂、定置饲料篮投喂和喷料机投喂。主养花鲈、尖吻鲈、笛鲷、鲳鲹、拟石首鱼等,采用池塘设置小木桥、定点人工撒喂;黄鳍鲷等鲷类,金钱鱼、鱼刺、中华乌塘鳢等采用定点放置饲料篮喂养为主;鲻、蓝子鱼等采用遍洒或喷料机定时喷喂。投饲量一般为池塘总鱼体重的2%—3%(干重),早期幼鱼为3%—5%,幼成鱼为2%。

水质管理

项目的实施地点在珠江口沿岸池塘。珠江口水质污染日趋,因而,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如何调控好池塘本身的小生境,就成为本项目主要的技术措施。为此饲养期间的水质管理实际上是把池塘的几个重要指标控制在一定的标准之内,包括水的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2—8·2,溶解氧高于3毫克/升,有机物耗氧量8—12毫克/升,氨小于0·1毫克/升,浮游植物总生物量20—30毫克/升;浮游动物总生物量8毫克/升等。为了使饲养池的水质相对稳定,除了适当添换水,启动增氧机外,可采用复合微生物菌群,硝化水中的氨氮和亚氮,使有益菌落成为优势种群,保持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斗门的试验池塘应用有益微生物池塘发病率相对比对照塘降低25%—30%。此外还可以使用底质改良剂,它既能净化水质,吸附各种残留物,又能沉淀螯合各种有毒物质,比如重金属离子等。

病害防治

咸炎水围隔式池塘中饲养鱼类所发生的病虫害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方面表现在饲养鱼类的发病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同时作用的结果,寄生虫病一般危害幼鱼期,尤其是早期幼鱼,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及成鱼;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特殊性方面表现在枯水期,盐度较高的情况下,致病病原体多数为海水型,如隐核虫、圆鳞盘虫、东方虱、弧菌和海水屈挠菌,洪汛期盐度较低,致病的病原体多数为淡水型,如指环虫,中华鳋和气单胞菌等。所以咸淡水交汇的池塘,病害表现特别复杂。

病害防治除了做好养殖水体的小环境生态调控,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注意鱼类的饲料和营养组成外,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项目在推广使用寡糖分子防治上,总计对东莞片的尖吻鲈苗浸泡8万尾,斗门片花鲈苗浸泡8万尾,龙穴岛片的黄鳍鲷浸泡8万尾,在预防细菌性病害方面的起到一定的作用。基因工程的应用也正在进行和观察之中。包括组织、化学和工程的全面使用将是本项目的实施宗旨,也是走向健康养殖的必经之路。

7、8月份淡水鱼类养殖 盛夏季节温度高,养殖管理应加强。 炎热夏天,骄阳似火。7、8月份是全年气温、水温时期,也是养殖鱼类和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池塘的使用期为5—7年,满期后需进行干塘、暴晒、全面整治,包括加深、疏通好排灌系统,用推土机、挖泥机把池塘淤积的污泥推挖至堤面,加深池塘至深度为3—3·2米。实际蓄水深度保持2·5—2·8米,池堤坡比1:2·5。堤基面5米,主基面8米。

池塘使用一后,干塘、暴晒至塘底龟裂,除去污泥,然后纳水,施放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池塘放鱼种前需“培水”,养鱼即养水,池水能维持适当的微绿色或绿色,则养鱼已经成功了一半。水色和透明度是养殖业者鉴定池塘水质好坏的主要依据。咸淡水池塘养鱼的水色一般要调控以小球藻、衣藻和小环藻为主群体的绿、硅藻类,呈绿色或褐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要设法控制硅藻类、藻类和蓝藻类的过量繁殖;又要设法控制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徒长,使水色和水质保持相对稳定。

幼鱼中间培育

驯养是使稚幼鱼或早期幼鱼从原来生活于较高盐度的天然海区或培育场转变为适应咸水或淡水生境。原处于开放式海区转变为适应围隔式池塘生境。淡化过程中盐度的日下降值宜控制在5‰以内。人工诱食驯养是人为地使掠食性鱼类从原来捕食轮虫、桡足类、环虫及活鱼、虾、蟹、软体动物等习性改变为吞食人工投喂的鱼糜、鱼块及配合软、硬、膨化颗粒饲料。

饲养模式

1、单养 适宜单养的品种为主动摄食的肉食性鱼类以及排他性强的占地性鱼类。池塘单养模式见表1。2、间养 主养一种鱼,辅助性搭配养殖另一种鱼的池塘饲养鱼方式称间养,一般主养鱼占总产量的80%,辅助性鱼占20%左右。3、混养 混养有利于栖息水层的合理使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残留和污染池塘生境,减少病害发生,但混养应顾及收获的一致性、方便性以及混养鱼类所具有的互益性。由于多数鱼类具硬棘鳍条和颌齿,特别注意起捕鱼类时,防止伤及其他混养鱼类。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一般适宜范围为22%—50%,与鱼类的食性、水温、水中的溶氧量等因素有关。但只注重饲料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不注重蛋白质的质量,即必需氨基酸平衡问题,将会引起许多弊端。氨基酸不平衡的蛋白质过高,并不能增加体内氮的沉积,反而会使氮增加,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生物价值降低,造成饲料浪费。由于高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平衡,导致用于生长沉积的蛋白质就不多,反而作为能源消耗,造成水体氨氮增加,污染水质,并且易诱发鱼类代谢性疾病,影响鱼类的健康生

投喂方式分为人工撒喂、定置饲料篮投喂和喷料机投喂。主养花鲈、尖吻鲈、笛鲷、鲳鲹、拟石首鱼等,采用池塘设置小木桥、定点人工撒喂;黄鳍鲷等鲷类,金钱鱼、鱼刺、中华乌塘鳢等采用定点放置饲料篮喂养为主;鲻、蓝子鱼等采用遍洒或喷料机定时喷喂。投饲量一般为池塘总鱼体重的2%—3%(干重),早期幼鱼为3%—5%,幼成鱼为2%。

水质管理

项目的实施地点在珠江口沿岸池塘。珠江口水质污染日趋,因而,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如何调控好池塘本身的小生境,就成为本项目主要的技术措施。为此饲养期间的水质管理实际上是把池塘的几个重要指标控制在一定的标准之内,包括水的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2—8·2,溶解氧高于3毫克/升,有机物耗氧量8—12毫克/升,氨小于0·1毫克/升,浮游植物总生物量20—30毫克/升;浮游动物总生物量8毫克/升等。为了使饲养池的水质相对稳定,除了适当添换水,启动增氧机外,可采用复合微生物菌群,硝化水中的氨氮和亚氮,使有益菌落成为优势种群,保持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斗门的试验池塘应用有益微生物池塘发病率相对比对照塘降低25%—30%。此外还可以使用底质改良剂,它既能净化水质,吸附各种残留物,又能沉淀螯合各种有毒物质,比如重金属离子等。

病害防治

咸炎水围隔式池塘中饲养鱼类所发生的病虫害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方面表现在饲养鱼类的发病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同时作用的结果,寄生虫病一般危害幼鱼期,尤其是早期幼鱼,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及成鱼;特殊性方面表现在枯水期,盐度较高的情况下,致病病原体多数为海水型,如隐核虫、圆鳞盘虫、东方虱、弧菌和海水屈挠菌,洪汛期盐度较低,致病的病原体多数为淡水型,如指环虫,中华鳋和气单胞菌等。所以咸淡水交汇的池塘,病害表现特别复杂。

病害防治除了做好养殖水体的小环境生态调控,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注意鱼类的饲料和营养组成外,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项目在推广使用寡糖分子防治上,总计对东莞片的尖吻鲈苗浸泡8万尾,斗门片花鲈苗浸泡8万尾,龙穴岛片的黄鳍鲷浸泡8万尾,在预防细菌性病害方面的起到一定的作用。基因工程的应用也正在进行和观察之中。包括组织、化学和工程的全面使用将是本项目的实施宗旨,也是走向健康养殖的必经之路。

泥鳅(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1.选址:选择水质清洁、水流量适宜的水域进行养殖。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拥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泥鳅的身体细长,呈蛇形,体表有很多细小的鳞片,身体颜色一般为棕色,头部较小,口部较大,能够伸缩自如。泥鳅是淡水鱼中的“清道夫”,能够吃掉底泥中的有机物,起到了很好的净化水质作用。

泥鳅是一种夜行性鱼类,白天一般躲在水草丛中或者石缝里,晚上才出来觅食。泥鳅是群居性鱼类,常常聚集在一起,形成鱼群。泥鳅的繁殖期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雌鱼会在河底挖洞产卵,产卵后会离开卵巢,由雄鱼负责孵化和照顾幼鱼。

泥鳅的食物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包括腐殖质、藻各种鱼类都有池塘饲养单位面积(或单位容量)的负载量,从健康养殖上说,为了保持养殖水体的可持续使用,一般使用单位面积(容量)的载鱼量或环境容养量为宜。依各种鱼类的养殖、日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投资回报率等作为评价单位水体放养密度及负载量指标,推导出咸淡水鱼类池塘健康养殖单位面积载鱼量。详见表2。类、浮游生物、小型底栖动物等。泥鳅的口部较大,能够张开嘴巴吞噬较大的食物,比如小型的鱼类和虾类等。

泥鳅的养殖方法

泥鳅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殖的淡水鱼类,适合在水质清洁、水温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养殖。以下是泥鳅的养殖方法:

2.建池:建造合适大小的鱼塘或鱼池。

4.管理:定期进行饵料投放、水质检测和疾病防治等管理工作。

5.收获:在泥鳅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收获。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泥鳅还有一定的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肺结核等疾病。

哪种藻类适合淡水鱼食用和提高水质

由于传统习惯,许多防病措施无法一下子全面落实,病了之后只能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东莞片除了作病原检测外,重点放在水体消毒。消毒的物主要是和复方稳定,几乎采用全封闭式的池塘养殖;斗门片和龙穴岛片采用换水后施放或季胺盐;口服物上多采用抗菌素类物,其中东莞片通过敏试验,较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高敏感性物。

单胞藻,绿藻,硅藻类 水质净化能力强 水体缓冲力前 藻类能合成分泌各种维生素,可以增强鱼体的抵抗力如果是要直接给鱼食用的话,要看鱼的喜好 不过单胞藻只有少数的淡水鱼能把它作为开口饵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料

一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2、鱼苗放养时间应该在冬季1月至3月,有利减少病害及损失,肉食性鱼应选择初夏3月至5月上旬

问题一:一亩鱼塘可以混养多少鱼? 合理搭配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比例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 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比例为:白鲢450尾、35.5公斤;鳙鱼40尾,4公斤;草鱼60-80尾,15-20公 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 青鱼6-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但鱼种成本低,投 资风险小,养成优质鱼的个体大,增重倍数较高,效益较好。也可将这一模式改 为以优质鱼为主,草鱼数量增加到100尾以上,团头鲂增加到150尾以上, 白鲢降至350-400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入较高,效益较高。

泥鳅的生活习性

问题二:平均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斤草鱼 放养鱼种放养搭配合理的比例的比例目前还没有严格的规定,大部分来自良好的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看,产生400公斤成鱼,例如,其放养比例:鲢鱼450 35.5千克;鳙鱼40 4斤;鲤鱼尾巴60-80 ,15-20千克;鲫鱼20,1千克;鳊鱼50,2.5千克;鲤鱼100 3千克;青鱼6-8尾4千克。虽然鱼种放养与此比例的质量不高,但低鱼成本,投资风险,开发高品质的个体大的鱼,较高的增重倍数,更高的效率。这种模式也可以改变一个高品质的鱼为主,超过100的草鱼,鳊鱼150以上,白鲢的数量下降了350-400尾。此模型的特点是高投资和高效率。

问题三:1亩水塘能养多少鱼 要看养什么鱼了,一般来说,每亩水塘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为好,搭配300斤左右其他鱼类,放养的过多易发生病害,养殖成本剧增。一般来说青草鲢鳙都是混养的!现在来看河南的四大家鱼养殖密度有达到万斤的!一般来讲1亩塘子混养养到2000~3000斤!当然地区,气候,环境,水质及养殖技术和投入不同距也很大。

问题四:池塘一亩养多少条鱼 章:淡水鱼养殖鱼苗科学投放

鱼苗要求:颜色、品相、大小规格一致,无病伤无损伤,鱼表面粘液滑爽活泼健壮

A:高密度养殖

单养高密度投苗尾数:1100尾/亩2台增氧机(规格:冬季夏花、成鱼鱼苗)

注:鱼苗规格过大应减少投放数量,按照每增重1斤减少6%至15%,水深要求1米5至2米

混养高密度投苗尾数:

1台增氧机、55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300尾/亩(规格:200克夏花)180尾/亩(规格:80克到100克夏花)、10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

注:上述中要求鱼苗数量低应养殖鲤鱼等地下层鱼,否则容易把鱼池搞浑浊,鳙鱼与鲢鱼不易套养,水深要求2米至2米2

B:低密度养殖

单养低密度投苗尾数:

700尾/亩1台增氧机(规格:500克1龄足鱼苗)

混养低密度投苗尾数:

1台增氧机350尾/亩(规格:300克夏花)、200尾/(规格:200克夏花)100尾/亩(规格:80克到100克夏花)、50尾/亩(规格:500至1000克)

注:

1、 A、B两个低密度放养比例可上浮或下浮,下浮幅度自己斟酌,上浮幅度不宜超过13%至28%,不宜套养肉食性鱼类,放鱼苗天不宜投放饲料及鱼饵

3、放养肉食性鱼不可套养同大小草食性鱼及杂食过滤性鱼,必须套养比肉食性鱼大1倍体重的鱼,放养草鱼及肉食性鱼必须套养清道夫鱼(比如:鲢鱼、团头鲂、鳙鱼)有利清洁水质和提高养殖效率

4、投放鱼苗前应鱼塘消毒,鱼苗必须用凉水浸泡,食盐等消毒15分钟

5、上述中放养规格夏花可换成鱼及1龄足2龄足冬季鱼苗

问题五: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苗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亩放养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10~15尾(总重20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O。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K/O。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2,3水产养殖中鱼饲料 sdbaian/news/view.asp?id=54 4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

问题六:一亩鱼塘养鱼多少尾 放养量跟你投放的规格有关,估计你问的是商品鱼,这个规格一般是放养二龄鱼,一般在600-900克左右,养殖一年在1000-1500克左右,亩投放在400-600尾较合适,再搭配点其它的鱼,亩投放量还跟你的养殖水平、池塘条件、水质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关。

------------------------------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提问勿忘采纳

满意请按答题先后采纳~

谢谢

如对你有所帮助,

请采纳或给予好评,

如有其他疑问,

可以向我求助,

O(∩_∩)O谢谢

亲,请采纳或给予好评哦,O(∩_∩)O谢谢

注:此已经过验证

诚心为您解答每一个问题!

如您满意请采纳!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您的好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问题七:流水养鱼一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

问题八:一亩鱼塘一年能养多少斤鲫鱼 8000-12000尾,请参考这个: (一)放养密度 1、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三)驯化 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2、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缩短驯化时间。 3、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4、鲢鳙鱼投放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四)生长速度 1、品种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2、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五)饲料使用 成鱼养殖中规格50-100克采用友谊鱼种料,规格100-200克采用友谊鲫鱼特号料,200克以上采用友谊鲫鱼料,如此投饲方法,即可以保持鲫鱼正常体形,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

技术延伸:鲢鱼鳙鱼不可套养、鲤鱼在套养中数量尽量少、套养鲫鱼有助其他鱼生长、套养少量小规格肉食性鱼有助消除杂鱼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养鱼一直是一项热门的行业,现在随着时间慢慢的推进,科学技术在发展,于是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那么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密度养鱼技术被逐渐普及。下面是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1

养鱼的关健是水质要好。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各参加试验的养殖场都根据各自驯饲养鱼类的食性和摄食方式,在饲料选择和制做上分为植食性饲料和动食性饲料两类,动食性饲料又分为粉状和软颗料、干颗粒、膨化颗粒配合饲料4种类型。由于本项目的饲养鱼类多为动食性 鱼旨、鲷、笛鲷、鲹、石首科等鱼类,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饲料厂家生产的鲈、鲷鱼类配合颗粒饲料,以代替传统的喂冰鲜或急冻海鱼糜或鱼块。植食性饲料主要应用在养鲻上,多为饲料厂家生产的杂食性鱼类饲料。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可参照"四大家鱼"的防治方法。

高密度网箱养鱼方法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10%)的饲料饲养鱼类,在精养的生产过程中,鱼类几乎全部依靠饲养者,提供的以鱼粉、蚕蛹为基础原料的高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高密度养观赏鱼技术3

1、池塘造型:比如深度、易排水等。高密度养殖草鱼的池塘水深一定要达到2米以上,这样才能够有充足的水体溶入更多的氧气,因为高密度养殖草鱼水体溶氧消耗大,食物消耗更量大。另外,挖好的池塘一定要全面消毒。因为养草鱼还要套养其它鱼,淤泥过厚有机质分解容易出现过多的藻类,如果不消毒很可能会容易败坏水质。

2、池塘的设计:首先要能够随时的可以换水,适合水涨随排。这样以增加水体溶氧和池塘的水质。还有,池塘需要安装好增氧机,每8-10亩安装一台叶轮式增氧机。每天以早上、晚上、增一次氧,才能提高鱼的成活率,如果不增养,一年到头池塘里的水质不好,鱼就容易会生病。

3、鱼投放数量:首先以草鱼为主,每亩投放草鱼按照800条左右的量投放,然后再适当套养其他鱼种,以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4、养殖投喂:投放鱼苗后做好养殖投喂。草鱼以青草饲料为主,其它鱼以饲料喂养。投喂颗粒性饲料的时候注意看草鱼吃食情况,投喂时间为早上和晚上喂养,这是时间。这样既可以让草鱼有消化时间,又可以使鱼有休息时间,所以才能使鱼更快的促进健康生长。

5、池塘要搞好水质管理:由于养殖密度大,套养鱼类多,所以消耗水中的溶氧比较多,池塘换水必须的,过3-5天左右就要是给池塘换水一次,怎么样换,那就要根据池塘的结构和来换水。或者增加上下水层的对流,一边进水一边出水。以保证水体的质量良好。

澳洲银鲈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3.投苗:在鱼塘或鱼池中投放泥鳅苗种。

1.池塘要求池塘不宜过大,面积以667平方米~3000平方米、水深1.5米~2米为好,须池底平坦,淤泥厚10厘米~15厘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水、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放养前15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草,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全池泼洒消毒。消毒7天后用60目筛绢网过滤注水深1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施发酵后的粪肥150公斤、复合肥5公斤,以培育天然铒料生物。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